当前位置:实验教学/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

作者:信息员     发布时间:2014-10-30

1 体系建设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培养学生具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其宗旨是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材料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心设计了贯穿大学本科四年的材料类专业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如表)。

材料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外

第一学年

化学实验(1)*

化学实验(2)*

参观材料博物馆

材料概论实验

第二学年

化学实验(3)*

化学实验(4)*

大学生课余研究计划USRP

大学物理实验(下)*

大学物理实验(上)*

电工学实验*

工程基本制造技能训练*

第三学年

化学实验(5)*

材料研究方法实验

大学生课余研究计划USRP

   

化工原理实验*

高分子物理实验

高分子化学实验

材料科学基础(下)实验

材料科学基础(上)实验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实验

电化学基础实验

新能源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第四学年

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

毕业论文

涂料大赛(全校范围)

复合材料工程实验

大学生课余研究计划USRP

无机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实验

材料物理实验

塑胶汽车设计大赛

科学研究训练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

注:除带*的实验在其他实验中心进行外,其余实验均在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进行。

 

2 实验平台

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包括材料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验、设计创新平台的《材料概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实验》、《新能源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电化学基础实验》、《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复合材料工程实验》、《材料物理实验》、《无机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实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科学研究训练》13门实验课程。针对上述课程,设置了五个相关的实验平台,体现了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材料知识、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工程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意识的系统培养,具体介绍如下:

1)科学基础、工程(化工)基础平台

根据材料类专业对化学、化工及工程基础知识的要求,精选内容,构建适合材料类专业的科学基础、工程(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体系,达到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化学实验(含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电工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工程基本制造技能训练(金工实习)等。这些实验在其他实验中心进行。

2)材料基础平台

以培养学生宽专业基础,了解大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原理的目标出发,设计了三大材料(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共有的、但各具特色的、通用型强、涉及广的实验课程。包括材料概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实验(在材料研究方法课程中),并配合参观材料博物馆和认识实习。

3)专业基础平台

按材料类各专业建立了培养学生掌握中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包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分子化学实验和高分子物理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实验,材料物理专业的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新能源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和电化学基础实验。

4)专业实验平台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材料制备与加工、性能测试与开发应用的基本技术,各专业建立了具有本专业工程特色的专业实验课程。包括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复合材料工程实验、无机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实验、材料物理实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

5)设计创新平台

包括必修的科学研究训练(设计性创新型实验)和大学生课余研究计划(USRP)实验。